李克勤|毛主席作《五七指示》后约陈伯达戚本禹杨成武到上海谈话,江青记录

作者:李克勤 2025-05-07 450

  李克勤(jixuie)题记:《五七指示》是毛主席在1966年5月7日看了总后的一份报告之后,写给林彪的一封信。当时主席正在上海,过了几天毛主席把在北京的陈伯达、杨成武、戚本禹叫过来,专门谈了一次话,其中的内容过去有的朋友提到过,这里指出一点,当时陪同毛主席的江青做了记录,因为她列席谈话没有发言,所以她记录的内容和戚本禹的记录加在一起,应该是比较详尽的。

李克勤|毛主席作《五七指示》后约陈伯达戚本禹杨成武到上海谈话,江青记录

  1966年5月5日毛主席在上海会见了来访的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总理)谢胡同志,我方在座的还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林彪、邓小平

  本文要点如下:

  1.1966年5月13日毛主席谈话内容;

  2.《五七指示》:人类文明的远景计划;

  3.学者描述《五七指示》以党中央的名义发出时的情景。

  欲知详情,请看下文。

  01

  1966年5月13日毛主席谈话内容

  1966年5月12日下午,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徐业夫打电话给北京的戚本禹通知,让陈伯达和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戚本禹速去上海。

  第二天早上他们三人乘飞机抵达上海虹桥机场。徐业夫已在机场等候我们,在去宾馆的汽车上,徐业夫把已经印好的林彪转呈给毛主席的解放军总后勤部的一个报告,以及毛主席在5月7日为这个报告写给林彪的信给了他们。在车上,我们就看起了文件。然后就到了毛主席的住地。

  毛主席说,今天找你们来就是为了研究你们手里看的文件。

  主席接着指出:

  【从远古以来,人类一直没有什么社会发展的长远计划,人类社会发展应该有个远景计划,这才是人类文明。我们讲的人类文明,是共产主义。它是马克思根据现代生产力发展情况设想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等书中讲了一些关于共产主义的具体的设想。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文明社会。

  我以前谈过张鲁,张鲁是东汉末年的农民领袖,与黄巾一党,他也有些共产主义想法,这些想法大概来源于古书上讲的大同世界,只是古书上那个大同世界讲得很模糊,因为那时没有新的生产力,对将来的大同世界无法具体化。张鲁的时代社会进步了点,所以张鲁的大同世界就比以前具体化。在张鲁那里治病不要钱,吃饭也不要钱,但不能乱吃,吃饱就可以了。有的人,例如一些贵族豪富,吃那么多,浪费那么大,总不好!】

  这里谈两点:

  第一,毛主席这里说的《哥达纲领批判》等书,可能包括《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作过这样的描述:“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进行分析、评论、驳斥。”

  第二,1958年底在外出视察时,曾就人民公社的探索,谈及历史上的张鲁:

  【汉中有个张鲁,他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人,在饭铺吃饭吃肉都不要钱。他搞了30年,人们都高兴那个制度,这有种社会主义的作风,我们的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了。】

  这些陈伯达、戚本禹比较熟悉,杨成武也有所了解。

  接下来主席继续说:

  【我们现在找到比张鲁更好的办法了,解放军总后勤部总结的这个经验,就是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未来的萌芽,每个人分工不是那么刻板,一业为主,全面发展。解放军战士除了军事,可以做工,务农,又能学习文化知识,发展艺术才能。劳动者的劳动不要那么紧张,不要一天到晚干活,要劳动与学习相结合,有分工、有合作。做领导的也要劳动,定期劳动一下,和大家打成一片。分配上要允许有点差别,但不要太大,不要搞特殊,成为一个特殊阶层。】

  显然,毛主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就《五七指示》做了进一步的论述,这就超越了马克思理论上的设想,同时也超越了列宁“星期六义务劳动”的伟大实践探索。

  主席说,林彪同志有个报告过来,我给他写了几句话,请你们来一起修改一下。

  谈话时,戚本禹坐在毛主席身旁,江青坐在对面。毛主席请陈伯达、杨成武、戚本禹三位都发表的意见。

  5月1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学习贯彻毛主席“五七指示”的通知。

  02

李克勤|毛主席作《五七指示》后约陈伯达戚本禹杨成武到上海谈话,江青记录

  《五七指示》:人类文明的远景计划

  从古为今用角度考察,毛主席的设想超越了张鲁。张鲁的做法,带有空想社会主义意味,但是经过实践证明,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带出的“五七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从洋为中用角度考察,毛主席在理论上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主张,这是带有突破性的进展,也是外国学者称毛泽东主义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实践上,毛主席对列宁探索干部参加劳动的实践,又向前大大推进一大步,这对于防止干部脱离群众这个“最大危险”,是切实可行的想法说法做法,今天看来,那完全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

  03

  学者描述《五七指示》以党中央的名义发出时的情景

李克勤|毛主席作《五七指示》后约陈伯达戚本禹杨成武到上海谈话,江青记录

李克勤|毛主席作《五七指示》后约陈伯达戚本禹杨成武到上海谈话,江青记录

李克勤|毛主席作《五七指示》后约陈伯达戚本禹杨成武到上海谈话,江青记录

  ——摘录《一份军队报告引出领袖的“理想王国”(三)——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50周年梳理笔记》

  李克勤后记:

  毛泽东文化,异而优,在《五七指示》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到了1966年,毛主席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探索,在道层面与器层面都有突破,那是革命性的道器变通之变,至于能否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那还是取决于立场了。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