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创作表现吴石烈士的影视剧?
最近央视开始播出电视连续剧《沉默的荣耀》,笔者看了前面的六集,发现这部剧是以吴石烈士为主角,讲述他西元1949年到1950年间在台湾的事迹。但也正是看了这前六集,笔者失去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原因是:
一,资料显示,吴石于西元1949年8月16日赴台湾,西元1950年3月1日因叛徒蔡孝乾出卖而被捕(三个月后的6月10日英勇就义),他在台湾搜集情报的工作不满七个月,这期间他通过朱枫传递了《台湾防区军事态势图》、国民党匪军在舟山群岛和金门的防务细节、国民党《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等情报,但终究由于时间短促,以及一度与直接上级华东局情报部门无法联络,他未能达成本应该有的更多重大成就。比如电视剧前六集中提到,吴石获得国民党匪军重兵增援金门的情报,却因联络困难,费了很大周折才到香港送交我情报联络站,但这情报最终却没有起到作用,没有避免我军攻打金门的战斗失利(至于是吴石送出情报晚了,还是情报转送华东局情报部门的过程中延误了,亦或是华东局情报部门与福建前线我军联系不及时,甚或是福建前线负责人没重视这个情报、不信任这个情报,电视剧中没有讲,笔者也未找到相关确实资料)。由此,只就吴石到台湾后的情报工作而言,不能不说是成效不显著、一步步走向暴露的悲剧过程。
二,从前六集看,该剧编导是把它当作“谍战剧”,企图以惊险的“谍战”情节吸引人。且不说吴石并不是所谓“训练有素”的“间谍”而是主动为共产党提供情报的正义战士(或者说是情报工作者),只说用“谍战”手段来讲述吴石在台湾的故事,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他的智勇坚定,但半年时间就暴露被捕的结局,恐怕却只能使他的事迹成为国民党特务“成功”的陪衬——比如从前六集可以看到,保密局特务谷正文几乎从吴石一到台湾就准确判定他是共产党,紧盯着他监视,并接连在他与地下党情报人员联络之时进行了有效破坏,使吴石陷入困境,即便编导给谷正文这个角色选了个长相猥琐的演员,仍然掩盖不了故事情节给这个国民党特务赋予的“聪明睿智”、“眼光敏锐”、“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形象。
当然,笔者不是说影视剧不能表现我党的悲剧英雄,也不是说不能表现某些敌人的能干甚至某种勤奋,而是说,表现吴石这样真实的革命烈士,赞颂他的伟大功绩,用“谍战剧”的手段、只反映他在台湾半年时间的事迹,虚构许多“惊险刺激”的情节,是不恰当的,也不是对吴石烈士应有的尊崇,最重要的是无法使观众明白,吴石作为国民党军高官,为什么会加入革命、英勇无畏地为新中国献身,最终使吴石的英雄形象虚空无根基。
那么,应该如何创作赞颂吴石烈士的影视剧?
据有关史料介绍:吴石在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军事情报等方面造诣颇深,抗战初期曾深得蒋介石倚重,“每周必召见咨询一次,深为嘉许”,但不久,吴石因为受到白崇禧的赏识,被视为“与桂系过从甚密”的人,很快被限制了手中的权力,这对他打击很大。而抗战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腐败丛生,让吴石对国民党的统治大为失望,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忧心忡忡,曾在好友面前吐露心声,甚至发出了“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的喟叹。他的这种状况受到好友何遂的注意。何遂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后来从不满蒋介石、反对蒋介石到同情共产党,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媳都是中共地下党员,他自己虽未加入共产党,却为共产党工作。何遂与吴石同为福建人,交情深厚,他做吴石的思想工作,并将吴石介绍给中共地下组织。西元1947年4月,何遂安排吴石与中共中央上海分局书记刘晓会面,从此吴石正式成为中共隐蔽情报人员,有资料称他于西元1948年秘密成为中共特别党员。淮海战役前,吴石极力周旋、帮助老同学、中共地下党员吴仲僖谋得国民党“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一职,使他可以借此到各地国民党军营巡查、视察。西元1948年6月,吴仲禧被派往国民党“徐州剿总”视察工作时,吴石为他写了介绍信给自己的学生、“徐州剿总”参谋长李树正,使吴仲禧利用李树正获得大量解放军当面的国民党军番号、兵种、驻地等情报,及时转送给了华东野战军指挥部。西元1949年3月,吴石通过何遂的儿子何康,将国民党匪军的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送交到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图上标明的国民党军部队番号细致到了团一级。吴石还曾暗中劝说国民党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起义,为中共党组织策动林遵率领所属舰艇三十艘、官兵一千二百多名起义,做了重要铺垫工作。西元1949年5月吴石正式担任国民党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后,向中共提供了国民党《京沪杭失陷后的全国作战部署》《福建省军事部署报告》等文件,并拖延国民党匪军防御工事建设,利用内部关系确保福州电厂、水厂等关键设施免遭破坏,暗中保护福州地下党成员及民主人士、为中共地下报社提供印刷设备、协助转移被国民党追捕的共产党员,还秘密策反多名国民党军官,促成部分国民党军部队起义或临阵倒戈,加速了福州解放进程。西元1949年8月16日赴台湾前夕,吴石还安排可信任人员将二百多箱国民党军事绝密档案藏匿起来,到福州解放后全部交给了解放军。
吴石的以上经历,足够拍摄关于他的影视剧所用。最重要的是,吴石的本性正直、思想转变和主动与中共党组织联系,这是他秘密为中共工作、不避危险赴台湾、被捕后英勇不屈为新中国献身的思想基础。他在赴台湾前的工作,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福州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应该在影视剧中重点表现出来。他在台湾期间,并非像《沉默的荣耀》中表现的那样从一开始就被国民党特务识破、监视,被动不堪,而是一直颇受蒋介石信任,只是由于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蔡孝乾叛变出卖,他才被捕牺牲。
总之,拍摄赞颂吴石的影视剧,不能像《沉默的荣耀》一样表现成他一步步走向失败的悲剧,而必须重点表现他主动寻找光明、为革命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以及英勇不屈的精神意志——这才是对吴石以及一起牺牲的朱枫、聂曦、陈宝仓等烈士的尊崇和最好的纪念。
近些年来,某些影视编导人员喜欢刻意表现我党我军在斗争中的悲惨和悲剧,例如电影《长津湖》《金刚川》,电视剧《上甘岭》,和正在播出的这部电视剧《沉默的荣耀》。革命斗争中当然有许多壮烈牺牲,但壮烈牺牲应该烘托革命胜利和革命烈士的伟大,而不能成为刻意展示悲惨、悲剧以获得“流量”、“票房”的手段。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