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晨风先生的追求和罪状

作者:管牛北 2025-10-13 248

  户晨风被全网封杀的这一天,是注定要来的。不仅我们预料到了,其实,就连户晨风先生本人,也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从根本上讲,他犯的错误并不是“挑起对立”“煽动情绪”,而是“揭露现实”,换句话说,“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本没有错,但当现实中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对立和情绪时,实事求是就成了最大的罪状。而他的尖锐言论,更似火上浇油,如一股凛冽的寒风吹入千家万户,绝不使人讨喜。

  有趣的是,户晨风的影响力没有随着他的被封杀而有丝毫下降,我们在各大平台看到了更多他的视频切片,这是由群众完全自发地上传到互联网平台的,当然也得到了户晨风本人的允许。他早在2023年就在香港宣布放弃所有已公开发布作品的版权。

  有人问,户晨风究竟有何魅力?其实,只要你不断章取义而是认真仔细地了解过他的观点,不难发现,作为一名高中生,户晨风的认知水平、思想境界是高于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社会,就是他的大学。

  有人说,户晨风看不起底层人民。但在讽刺挖苦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对底层人民的恨铁不成钢,恨他们看不清自己的真实处境,恨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恨他们不敢承认自己地位的低下,恨他们沉迷于各种虚假叙事而无半缕革新的希望。

  起初,人们很容易被他一些貌似极端的言语所刺激,认为户晨风是一个偏激的人,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户晨风不过是在以他的方式为群众发声。沉疴需猛药,治乱用重典,矫枉必须过正。他深知饱受摧残的麻木心灵是不可能轻易启蒙的,需要有人以洪钟大吕之音使其猛醒,但如此做必然会招致俗人骂名,虽如此,户晨风还是站出来了。无论是所谓“安卓人”“苹果人”,还是“大专生不算大学生”等言论,他所坚持的无非是“应当让受现实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这背后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羞辱,而是任何意义上的启蒙。虽如此,当户晨风具体地面对遭受苦难的底层群众时,我们还是能看到他柔软的一面。

  当然,户晨风绝不是圣人。如鲁迅所说“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户晨风的首要目的是赚钱,他自己从来不避讳这一点,并且每月坚持公布自己的收入和纳税情况。但正是户晨风的“俗”,佐证了户晨风的“雅”,有些人赚钱是建立在剥削压迫工人农民的基础上,而户晨风则是在唤醒群众,为底层发声,为大众抱薪。他自己也清楚,一旦被封杀,他的主要生存来源将被切断,又要重新为生活而奔波。但他仍坚持发表观点,在他选定的路上走下去,背后似乎有种“知其不可为之”的精神,践行了他所说的“不为三斗米而折腰”的原则,向死而生,仅凭这一点,户晨风也是值得敬佩的。

  网上有一段流传很广的视频,叫做《户晨风被封前的最后一舞》,内容大致是户晨风被一位浑身凛然正气的君子以滔滔不绝之严词批驳,主战场即户晨风发明的“安卓人”“苹果人”。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谈户晨风的核心罪状——通过“安卓人”“苹果人”制造对立。

  有人说,户晨风是在看不起、侮辱底层人民。有人质疑,你户晨风自己原来不也是自己口中的“安卓人”吗!也有人愤怒指责,你凭什么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其实,我们希望大家冷静下来,不要断章取义。户晨风真的是在看不起、歧视底层人民吗?如果说“安卓人”是在歧视底层人民,那鲁迅写阿Q也是在歧视群众了?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他对人民大众的同情,从购买力系列反映底层人民真实的劳动购买力,街头出款纾困为群众缓解生活压力,乞讨打假弘扬社会正气,到职业规划为大专学校学生制定务实发展路线。“听其言,观其行”,户晨风不仅在视频直播中屡次表达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而且以实际行动为他们发声,揭示他们在各行业的真实待遇,展示他们的劳动购买力,让我们看到社会中还有很多每月退休金100元、日收入不足100元的群体,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全面地认识社会的真实面貌,关心群众的日常生活。如果这样还要被某些正人君子攻击“看不起、侮辱”底层人民,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试问这些君子们、专家们、教授们,你们为底层人民做什么了?群众不敢奢求您们为群众发声,只求您们不给群众生活捣乱就谢天谢地了。

  “安卓人”“苹果人”的比喻,不过是户晨风基于自己的社会观察所得出的结论,是经过自己思考后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物质条件的划分,没有任何道德评判的因素。而派生的“安卓思维”“苹果思维”也是基于人们的客观认知水平进行的评价,并不涉及到人格尊严。对立是天然存在还是后天制造?难道没有户晨风“安卓人”“苹果人”的称呼,人们的物质条件就不再划分为三六九等了吗?你我明天就都能开着大奔进故宫了?那我们在此宣布,正式取消户晨风发明的“安卓人”“苹果人”概念,少走一百年弯路,今天人类就进入大同社会!现实恐怕不能答应吧?有人豪车豪宅,骄奢淫逸,故宫门前开大奔;有人月入三千,困苦劳顿,富士康里十三跳。这难道是因为户晨风把他们划分成了“安卓人”“苹果人”吗?那户晨风可真是罪孽深重啊。

  所谓“安卓人”“苹果人”不过是对客观事实经过主观加工后艺术化的反映,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你可以说这种划分太过简单粗暴,不够科学,但绝不能说他是在侮辱底层人民,恰恰相反,说他在侮辱底层人民的人才是真正地在侮辱底层人民。难道不提“安卓人”,底层人民就不存在了吗?底层人民在舆论场上向来处在被忽视的境地,好不容易有人以“安卓人”的称呼重新引发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关心和关注,他们的生活境遇因此有机会得到改善,却要被某些高端人士称作是在侮辱底层人民,将热度打压下去,这种人用心之险恶歹毒,可见一斑。

  “安卓人”“苹果人”的称呼存在问题吗?我们认为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问题是次要的,是为了其表达的艺术性和传播的广泛性而不得不进行的牺牲。从整体而言,这一命题是接近客观的,是接近真相的,看似是调侃的,实则背后有冷静的、理性的逻辑分析。只不过户晨风非常有艺术天赋,选择了两个我们都通晓的品牌来比喻,就网络传播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方面符合政治标准。因为他在点醒群众,“苦日子还在后头呢!”让你们不得不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要摧毁束缚群众思想的精神鸦片,促其猛醒,促其奋进。其次符合艺术标准。采用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比喻,用的是群众的语言,而非高大上的学术词汇和偏门的专业化名词,换句话说,做到了表达的通俗化、大众化。当然我们不能说它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单就作为一种适宜于网络传播的概念来讲,是非常成功的,可以说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人民的语言塑造了这两个生动的概念。当然这概念有其不足之处,但在今天的互联网上来说是空谷足音,弥足珍贵的。

  当然,我们要明确指出的是,“苹果人”“安卓人”这一对概念通过纯粹的物质条件来划分,只停留在现象层面,而没有深入到社会关系层面,物质条件背后其实是阶级关系。目前的主要矛盾其实是1%精英阶级和99%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规则制定者和规则接受者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户晨风也有很多观点是我们不能苟同的,例如关于中医,关于文言文,关于英语等等。但不能奢求户晨风有过高的认知,毕竟他还年轻,很多观点受限于阅读和阅历的限制;但好在他还年轻,还有很多时间去补这些课,我们希望他在暂时离开的这段时间里,能够学习,提高。无论前方还有什么样的坎坷,只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户晨风先生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灿烂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