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光的美丽绽放——兼谈对教育的思考
四十年前,我曾经是他的初中老师。但因为在他毕业之前,我突然被调离升职,便撂下了一段师生“未了情”。之后各自奔忙,相互间也一直没有了联系。不过我早就听说他这些年在山东创业颇为成功,深感欣慰。这次,他得知我来到了山东,说什么也要我到他那里“指导”一一他的话总是这么客气!
在他的桃木工艺品生产基地,我看到了手工师傅们一刀一凿一丝不苟的操作,也看到了现代化机械神奇的全自动流程;看到了物资充盈的材料仓库,也看到了先进安全的环保设施。我盛赞他的创业精神与喜人成就,而他却告诉我,仅凭这里的产能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许多精细的手工工艺品都是“外包”加工的,即在基地完成制坯,然后通过物流把坯料和图纸发给那些信得过的工匠“老朋友”,做完再发回来。不难想像,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完整产业链。
当我站在那座气势恢宏的中国桃文化博物馆里,目光掠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桃木艺术品时,内心的震撼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平息。琳琅满目的精品让人目不暇接,有象征富贵的牡丹斗艳,有寓意美好的吉祥如意,有活灵活现的喜鹊登梅,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更有玲珑剔透的九龙飞天、百子献寿,气势恢宏磅礴的“东嶽泰山”……走进市非遗博物馆,更是看到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的精品。独特的设计彰显着非凡的创意,精细的雕琢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他先后开发了二十大系列,三千余种工艺品,斩获国际国内二百多项大奖,荣获17件国家专利,480件作品著作权!由于他的苦心经营,精心打造,热心带领,真心培养,倾心扶持,桃木工艺为山东肥城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成为一项举足轻重的品牌产业。
走进他的办公室,却给了我又一种惊讶:十来平米的空间,两个橱柜三张桌子,虽然称不上破烂,但已相当陈旧,完全没有一丝“大老板”的样子。两张橱柜,一张放满了一各种奖杯和荣誉证书,一张装满了古今中外的典籍,尤其是《道德经》《山海经》《楚辞》及各种工艺图书等,让我明白了他的成功,绝对与他对生活的低标准和对学习的高要求密不可分。
如今,他已荣获“齐鲁文化之星”“齐鲁工匠”“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手造大工匠”“山东省科普带头人”“山东十大最具创新与影响力艺术大师”“泰安市泰山英才领军人才”“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等太多太多的荣誉称号,成了大名鼎鼎的“中国乡村文化与旅游能人”“中国好人”“全国非遗行动带头人”……特别是那个沉甸甸的高级工程师证书,该是多少心血的结晶!谈及未来,他说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普遍不想学习这样的手艺,所以他和泰山技师学院结合创办了桃木雕刻专业,他被聘为客座教授,并培养了一批残疾人,帮助就业和指导创业。而当我问及他的“身价”及未来打算的时候,他动情地说:“老师,人生苦短,要那么多钱干嘛?我就一个儿子,他有自己的专业和喜欢的工作。而我再干几年就该退休了,这些年我在这里培养了大批徒弟、徒孙,到时候,定然有优秀接班人把这个产业传承和发扬下去,这不就好了吗?”这是何等的通透与豁达!我想,他——程银贵,当选泰安市人大代表,实在是实至名归!
看到了这位当年仅仅读完初中就踏上雕刻艺术之路的学生,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我们的教育,是否已经迷失了方向?
几十年来,家长们拼命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补习班,追求考高分、上名校,社会也普遍以学历高低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学校教育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上,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操、兴趣爱好、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引导、培养与发掘。那些无法在应试教育赛道上胜出的孩子,几乎统统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这样的教育,既不利于孩子成长、更不利于国家未来。
猴子是爬树的天才,鱼儿是潜水的高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能,等待着被发现、被激发、被塑造。真正的教育,不应该仅仅关注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是因材施教,是点燃学生心中渴求成功的火苗,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方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等。无论是学术研究、艺术创作,还是技术创新、工艺传承,每一个领域都需要人才,每一种才能都值得被塑造和尊重。
“大国工匠”程银贵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学历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他在桃木工艺上的造诣,所展现出的匠心与创造力,有多少高学历的专业人士能与之比肩?这不能不给我们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敲响警钟:是时候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摒弃单一的评价标准,构建更加多元、包容的教育体系了。教育不应是将学生束缚在既定框架中的模具,而应是助力他们展翅高飞的扶摇羊角。愿我们的教育尽快走出迷途,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让更多的“工匠劳模”“行业精英”在各自热爱的领域中尽情绽放出生命之光。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